统一身份认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让党旗在校园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校园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战“疫”侧记
时间:2022-11-04 22:44:49   作者:马国平   来源:学院办公室 点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在交通运输厅党委的动员号召下,学院党委闻令而动、迅速响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织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力阻断防范疫情风险向校园蔓延扩散。


  最困难的地方,总有党旗高高飘扬;最艰苦的岗位,总有党员冲锋在前。在校园战“疫”一线,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醒目,12名党员干部、教师,迅速集结、主动请战,成为战“疫”中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为滞留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构筑起了校园防疫的“红色屏障”,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的铮铮誓言,让党旗在战“疫”最前线高高飘扬。

 

党员先锋作表率  战疫一线显担当

  越是急难险重关键时刻,越能检验政治担当。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朴,党委委员、副院长来自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徐长江主动驻守校园、靠前指挥,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坚持一线指挥、一线督导、一线落实,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并深入核酸采集现场、食堂等地,组织党员干部全力做好各环节核酸采集和防疫消杀;积极对接属地、社区等切实做好保供防疫和生活物资;进一步畅通师生联系渠道,主动了解师生诉求,关注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对收集掌握到的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诉求,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予以协调保障,同时鼓舞大家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积极面对、沉着应对,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不折不扣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落实落细防疫举措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当8月10日接到学院通知我们医务人员入校在岗时,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是身为校医务所医护人员的冶清和禄霞霞,在得知单位需要她入校开展工作后的第一反应,因为她们知道这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校园静态管控以来,随着疫情消息的不断刷新,核酸采集的时间和地点也在不断变化,由高秀琴、禄霞霞、道布顿等7名教师组成的核酸采集小队,近80天来,为分布在校内7个点位的师生坚持每日采集核酸,从20人混管到10混管再到最后上门采集单人单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负重前行,他们中的几名同志多次累倒在岗位上,但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核酸采集从未因此中断过一次......


  “疫情面前不能谈苦与累,与战斗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们的苦与累不值一提。”这是核酸采集小队成员共同的心声。

 

  他们相互配合、尽心尽力、不漏一人,全力把核酸采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彰显了抗“疫”先锋的担当和本色。

 


后勤有保障  战“疫”有力量

  校园疫情静态管控期间,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后勤服务保障做到位了,在校的师生安全健康才能得到最大保障。连日来,党员突击队后勤服务小组的4名教师全力为留校师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8月10日凌晨6点,当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刘军接到学院电话,他义无反顾的冲向了自己的岗位,心里最想着的是如何做好疫情期间的饮食服务工作。


  在静态管理期间,他带领着主动申请进校工作的食堂员工,每天坚持凌晨7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从食材进校的消杀,到一道道美食端上师生的餐桌,他都和工作人员一起严格把关、精心服务,让每一位在校人员都感觉到了在家的温暖。


  做好防疫消杀是关乎疫情防控胜利的关键所在。为了全面做好师生居住环境的防疫消杀工作,后勤服务小组李斌带领党员突击队4名队员,每天都要对师生居住楼栋的公共场所,进行多次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杀。同时,为了最大限度让每一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做到规范消杀,李斌及时跟进疫情防控形势,结合防控政策变化动态调整消杀方案,随时召集队员开展培训,利用微信群向师生宣传防疫消杀知识等等,从空气消杀、物表消杀到个人防护与消毒,再到合理配置消毒设备设施、确定消毒液配比浓度和消杀频次等等,每一项工作他都了然于心,他用规范严谨的态度守护着校园平安。


  为了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接触,确保大家的绝对安全,李斌还带领着4名队员承担起了师生餐食、生活物资配送的重任,每天按时按点为师生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结束服务脱下防护服基本都在每天下午16点左右,这会儿才是属于他短暂的午饭和休息时间。


  “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我们的美丽校园!”李斌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师生的安全健康,生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党员面向党旗下宣誓的铮铮誓言。

 

奋战抗疫一线 彰显党员本色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作为学院后勤服务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党员,当50多岁的于惠勇、李运武得知成立校园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时,第一时间请缨加入,毅然成为了突击队战斗在防疫最前沿的老党员。


  为了保证关乎师生用水、用电、供暖等必备生活设施的正常运转,他们联合科服公司保洁部、绿化部10余名职工,每日奔波在校园的教学、实训、公寓楼栋以及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全力抢修暖气管道,疏通堵塞下水管道,维护供暖、电力等设施的正常运转;他们快速储备防疫物资,全面做好日常环境消杀,及时清运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面对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校园,彰显了新时代“最美交院人”风采。


  在校园坚守的近80天,老党员于惠勇在后勤保供人员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放下了家庭责任,留下爱人独自照顾八十多岁瘫在床的老母亲,全力服务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大局,始终战斗在校园防疫第一线、最前沿。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来了,我不上谁上”。作为一名55岁的老党员,他坚信一枚小小的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抗疫路上唯有“疫”路躬行,才有党旗飘扬。


  疫情尚未结束,“大考”还在继续。面对疫情,广大党员干部、全体师生不退却,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他们居家办公,全力保证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不断线,他们义无反顾投身最前线,成为了社区志愿者,走遍千家万户,用行动践行教师初心使命,以实干担当诠释为民情怀,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上一条:推动全疆汽车驾驶员晋级线上培训工纵深发展 ——第三期全疆机关事业单位驾驶员培训班开班典礼
下一条: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