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解读
校训:励学 笃行
校训解释说明:
励学: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励,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勤奋求学。为学者应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使用“励学”,符合学院办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意在激励劝勉广大师生刻苦奋发学习,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笃行:出自《礼记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就是学有所得后,应努力付诸实践,践屡所学。使用“笃行”,符合学院人才培养重实践操作,重身体力行的特点,更有劝勉鼓励师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深入实际,努力实践,获得真知。
校徽解读:本校徽整体外观设计为圆形,整体颜色为红色,校名使用汉语、维语和英语三种文字,中间为小圆环绕双手托起的公路路徽标志。大圆和小圆紧紧相扣,表明学院团结带领各族师生紧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励学笃行,认真办学;红色象征学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用政治家的眼光办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汉语、维语和英语三种文字标注的校名既彰显了学院的地域民族特色,又诠释了学院的办学理想和目标。双手托起的公路路徽标志表明交院用知识的双手托起交通事业的希望和明天的伟大愿望。其中,“双手”又像是“新疆”汉语拼音的首字母“X”,表明学院立足新疆,服务交通行业的办学定位思想,同时“双手”标志又神似一本打开的书,表明交院人认真贯彻“科技兴交、人才强交”的战略思想,认真办学,精心育人。
《新疆交院之歌》歌词
我们用青春播撒着希望
年轻的心灵热血激荡
团结勤奋励学笃行
莘莘学子砥砺技能
啊,思想的火花点燃着梦想
啊,多彩的青春在尽情绽放
啊,实训室洒下辛勤的汗水
我们心中有远大的理想
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交通的蓝图我们描绘
天山南北筑路架桥
建设家园我们自豪
啊,奉献边疆报效祖国
啊,园丁的培育永志不忘
啊,交院精神我们弘扬
为母校再创无限荣光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风解读
教风:爱生敬业、博学善教
爱生敬业是实现教师价值的思想精神基础,博学善教则是实现价值的业务能力基础,是教师成为“人师”、“经师”不可分割或缺的两个方面。
爱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热爱学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心中依恋着学生、牵挂着学生;一种理解感,即便是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够从积极的、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一种期望感,对学生给予厚望,为学生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热爱学生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建立起通畅的桥梁,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渠道畅通的时候,教育才能取得成效。热爱学生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因。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爱生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优良情感。
敬业:“敬业”语出《礼记·学记》:“敬业乐群”。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将“敬业”引入教风,就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敬业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也没有显赫的声名和财富,更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与安逸。有的只是辛苦、操劳和责任。敬业要淡泊名利。要排除追名逐利的思想,以平静的心态,去实实在在的干好自己的事业。教师的劳动,难以有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以有准确量化的工作时间和质量,更难以进行时时刻刻的监督,很大程度上要凭教师自己的高度自觉性、责任感、荣誉感和上进心来激励和约束自己。因此,当教师就要具有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性,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思想前提和精神动力,它好比安装在教师灵魂深处的一部发动机,能够使教师在神圣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
博学:教师职业工作的特点,主要不是通过物化的生产工具,而是靠教师自身拥有的思想、学识及教学艺术,这和学生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知识丰富、教学好、亲近学生”是一致的,在学生眼里,教师首先是知识的化身。教师有广博、精深的知识,是当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学记》里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而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因此,教师为能胜任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善教:教学时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工作是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自由创造的天地,教师可以象艺术家一样,以自己的风格进行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真正成功的教师,确实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必须善于钻研教育,善于教的艺术。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风解读
学风:乐学善思、明理笃行
学风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一贯表现的学习风貌,也是学生志向、品格、态度、个性、治学的充分展示。良好的学风不仅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会影响一代代人的成长。我院拟将“乐学善思、明理笃行”作为学风,诠释如下:
“乐学善思”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充分说明了乐学的重要性和学贵精思之理。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博学多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乐学善思”正是学生“责任”的最好体现,也是人生发展之必需。新课程标准提出:只有从兴趣出发,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求知,才能拥有创新思维和鲜活的创造力。“业不止,学无涯”。我们只有倡导了“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学生才能求实奋进,才能拼搏进取。
“明理笃行”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治学的根本方法。“明”,是明白,是清楚;“理”,是道理,是事理;“明理”就是指明白事理,崇尚礼仪;“笃”是专一,是坚定;“行”是实践、是行动。“笃行”,就是笃实躬行,注重实践。古语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首尾相接,知行合一。“明理笃行”做为学风,意在勉励师生要明白事理,树立明确目标,培养坚定意志,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与用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我院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创造的“教学互动、学以致用、自主学习、学创结合”的教学特色。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风及解读
校风:团结、进取、务实、创新
团结:家和万事兴。团结的力量坚不可摧,团结的集体所向无敌,团结的单位事业必兴。和谐能排除干扰,减少纷争;和谐能克服内耗,步调一致。只有团结和谐,才能完成既定的方针,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校园。班子团结,构成领导事业走向辉煌的中坚力量,学校事业的繁荣才有根本保证;干群团结,相互理解才能减少摩擦,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办任何事都能事半功倍;师生团结,能相互关爱,教学相长,促进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于种种艰难困苦、内忧外患之中生生不息、伟岸屹立,赖以团结进取为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动力,进取就能胜利。全校师生员工要以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于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合和奋进的良好氛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于创新,知难而进、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务实:要求必须真实,好不虚假;讲究产效,不搭花架子,不图虚名,作为校风内容,主要是全体师生员工要有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小心谨慎,周到细致,毫不马虎的态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的作风,追求实惠,不图虚名的作风,要耐心虚心专心,孜孜不倦做学问。
创新:“创新”意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用创新教育理念去培育创新性的人才。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精神及解读
校园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追求,是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的集中体现,是表征大学独特风格的显著符号,是支持学校具体教育行为的原则和理念。先进的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必然会对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氛围,引导并规范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所作所为,从而使校园人具有某种特有的精神特质,形成该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一个重要的个性特征。从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根据学院实际,经认真提炼,拟将“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厚德重技、献身交通”作为学院的核心精神。
一、“学院精神”的现实价值
精神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当人们对某种事物、观念在理智上认同、情感上接受,就会逐渐在内心形成一种坚信不移、矢志追求的精神状态。“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厚德重技”这十六个字,生动、准确地展示了交院人这种鲜活而崇高的精神力量,体现了交院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这是对学院长期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表述,是交通学院教育教学事业的灵魂和血脉,是交院人地时代品格,是我们精神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事业的顺利推进,不能没有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学院的发展历经坎坷,充满了艰辛,充满了创造。正是这充满艰辛和创造的历程,培育了具有特定时代内容的不懈奋斗的精神,先辈们由于有了这种精神的熏陶和激励,才铸就了交通学院过去的业绩。当前,我们正进入提升学院内涵建设的新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弘扬“学院精神”,可以急中全院智慧和力量,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在“科学跨域”的进程中团结和谐、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合力;可以将实现交通跨域式发展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充分挖掘每个个体的潜能,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有胆略、有勇气、有方向,在任何困难和胜利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因困难而消极无为,不因胜利而固步自封。
面对宏伟的发展蓝图,我们必须视“学院精神”为自己立身的基础、立业的根本、立德的准则、立志的源泉,依靠
“学院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不折不扣地实现各项发展目标。
二、对“学院精神”内涵的理解
“学院精神”作为交院人精神追求的结晶,其内涵十分丰富,每一种精神的内容均有所不同,但又不是孤立的存在,互相关联,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团结务实”是学院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前提和基础,“团结务实”的精神既伟大有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团结就是我们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形成的思想、政治、组织及行动上的一致。这是一种服从大局的责任感,是集体主义原则在学院各岗位人际关系上的集中体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的精神要求我们把搞好团结作为行为准则和政治责任,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以团结为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严肃纪律、善于批评,及时沟通、大度容人,克服个人团体杂念、发扬集体友爱精神,不闹个人意气、不搞无原则纠纷,永远保持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此保证我们的事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务实就是倡导实干兴邦,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决策讲究摸实情、出实招;汇报讲究将实话、报实数;工作讲究重实干、办实事;评比讲究鼓实劲、求实效,坚决反对浮夸、沽名钓誉、不务实际的作风。务实是一种严肃认真,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是一种光明磊落、实诚正直的人格操守。务实精神要求我们一要勤勤恳恳,倾注全副身心。即以极端责任的精神从事每项工作,以任劳任怨的品格对待日常事务,以虚怀若谷的美德广纳各方意见,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克服各种疏忽和麻痹、杜绝各种失职和渎职;二要扎扎实实,破除形式主义。即做到能简则简力戒繁琐、只求实效不求轰动、襟怀坦白不饰门面、苦干实干不搞文山会海、融会贯通不照搬照抄;三要更新观念,提高办事效率。即树立方便群众的观念、追求效益的观念、竞争的观念、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加快发展进程;四要实事求是,磨练求实作风。即敢于担当崇高的使命与责任、敢于自我否定、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开拓创新”精神反映的是交院人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斗志,始终着眼于新的征程、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和精神境界;是对交通职业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忠实地实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客观描述;是各族干部职工思想不断有新的解放、观念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践不断有新的创造的总结。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加强研究,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用创新的思维推动新发展;要通过思想的解放,让争先创新的观念融入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风尚,激励大家在改革中找思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开拓中创造新业绩;要有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有蔑视一切艰难、不畏一切挫折的意志和气概,站在时代前列,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规律,积极推陈出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坚忍不拔、矢志不渝,永不言退、永不言败,义无反顾地开创性的做好各项工作。
“厚德重技”是交通学院事业的出发点和最终稿归宿,也是交院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标志,是各族干部职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集中反映。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广厚之德。“厚”的直接语义是指“深、重、多”、“宽容、厚道、忠厚、宽厚、仁厚”。指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交院人“以德育人”的理念,注重学生“德”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重技”即重点是学技术,训练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好、技能高的适用型技能人才。这既是我们的职业行为,也是我们的道德追求。
“献身交通”是交院人义利观的基本内涵,是鼓舞和激励交通人奋发向上、公而忘私的内在力量和优良传统,是事业对我们的本质要求,也是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和谐统一的具体表现。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的流露、善的升华、美的弘扬,是一种真诚的付出行为。在学校发展的漫长进程中,交院人地利益和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这并不排除在某些方面、某个局部、某种场合的矛盾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坚持奉献第一,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淡泊自守,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把一切献给教育、献给学生;要求我们正视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失范和危机,坚决克服利己主义、本位主义和拜金主义,克己奉公、先人后己、大公无私;要求我们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在名利和灯红酒绿面前自警、自励、自守。未来交通的精彩更期待无数的奉献者挺身而出,谱写出多姿多彩的奉献之歌。
四种“学院精神”中,我们认为其核心是“开拓创新”,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才能永葆青春,才能发展和进步。而其他几种精神又是“开拓创新”的必备条件和基本保证。只有“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才会具备物质基础;只有“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才会拥有全新的境界;只有“厚德重技”,“开拓创新”才会有最终方向,并获得最广泛的支持。